我们的节日:南疆端午“粤味”浓 DATE: 2025-01-14 05:58:22
端午节当天(6月10日),新疆喀什市首届龙舟邀请赛开赛。节日喀什东湖之上,南疆浓鼓声隆隆,端午粤疆两地龙舟队奋力划桨、粤味劈波斩浪,节日尽享“速度与激情”。南疆浓
东湖之上,节日龙舟竞渡、南疆浓赛龙夺锦。
“你我”的习俗美美与共,“我们”的节日美妙绝伦。从赛龙夺锦、百舸争渡,到岭南醒狮腾跃喀什古城,再到粤疆地道风物双向流通......端阳佳节,岭南文化和物产跨越山海,融入并浸润在南疆人民的生活,激荡出粤疆交往交流交融的浪涛。一个个多彩真挚的小片段,折射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主题。
粤疆共撑“友谊的小船”
首届喀什市龙舟邀请赛上,经过数轮较量,广东援疆队最终取得亚军。
广东援疆队龙舟队员拼尽全力划桨。摄影 钟修程
广东援疆队龙舟队员拼尽全力划桨。摄影 钟修程
广东援疆龙舟队由佛山张槎街道莲塘龙舟队代表出战,队员陈梓烽说,“比赛时,广东和喀什的龙舟队拼尽全力,誓要分出高低。但赛后我们相互为对方喝彩,增进了友谊”。
龙舟竞渡除了拼速度、拼战绩,更是在“速度与激情”中,以龙舟为媒,让粤疆两地爱好者共撑“友谊的小船”。
6月7日,新疆四十五团前海镇第二届龙舟赛拉开帷幕,当地29支龙舟代表队迎着浪花奋力前进。赛果公布,四十五团第一幼儿园代表队“中国龙”夺得第三名。队员田芷铭说,“成绩出乎意料的好”。
四十五团第二届龙舟赛。
从首次登上龙舟,到在赛场中夺得名次,“中国龙”用了13天。田芷铭说,起初队员们对参赛更多的是担忧。相比其他队伍,该队多数成员没有划龙舟的经验,“是被赶鸭子上架,响应号召去参加这届龙舟赛的”。
四十五团由江门对口支援。活动主办方安排江门龙舟师傅担任教练,培训所有参赛队伍。田芷铭回忆,最初,“中国龙”的队员们刚登船时,因在水上重心不稳,连带着教练员一起落水。
“实际练习时间只有一周,很紧迫,队员们白天还要上班。但教练的训练强度很密集,细致耐心地分解动作,让我们掌握要领。教练是划龙舟的高手,经验丰富。”回顾这段经历,田芷铭言语中对广东龙舟教练满是钦佩。
田芷铭所述的教练是吕志铭,来自鹤山古劳水乡,划龙舟40多年。他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经营农场,因销售农产品常年奔波粤疆两地,与广东、新疆结下很深的缘分。当主办方找到他,并要他短期内培训“新手”时,尽管有压力、感到忐忑,但他仍毅然接受任务。
吕志铭(左五)与四十五团当地的龙舟队员。
训练的十来天里,吕志铭暂时放下生意,和其他两名教练全身心投入,指导参赛队伍,从手坐姿、握桨、前倾、拨桨、划水、口号等方面提供教学。“尽管不少队员是‘旱鸭子’,但他们常年吃羊肉,臂膀很有力,划龙舟时短期内爆发力很足,再加上训练得当,所以取得好成绩。这次活动,也在新疆推广了广东龙舟文化。”他补充。
田芷铭对赛果喜悦兴奋之余,也期待来年的赛事,且珍惜这段珍贵的粤疆“师生情”。吕志铭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,说“留个念想,明年我还来指导,争取‘坐二望一’”。
广东醒狮首现喀什千年古城
端午前夕,岭南醒狮首次亮相喀什古城开城仪式,让往日的民族歌舞盛宴耳目一新。摇首摆尾、欢腾跳跃、闪转腾挪......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,博得满堂彩。
江门“小醒狮”亮相喀什古城。
舞狮的是一群“萌娃”,稚嫩的脸庞下,动作有力、灵巧娴熟。这支醒狮队自江门鹤山市沙坪街道第六小学,队员年龄最小7岁,最大11岁。所到之处,游人驻足停留,纷纷点赞。
岭南舞龙亮相南疆。
从东莞自驾到喀什旅游的卓女士眼见此情此景,激动地搂住“小醒狮”合影。“这个端午来喀什旅游,值了!不仅看到了梦寐以求的西域风情,还看到了家乡的醒狮,体验了‘他乡遇故知’。”
拥有2100年历史的喀什古城,因广东醒狮的亮相,呈现出文化交流的崭新面貌。这座中国最西边的城市,以更包容的心态吸纳中华优秀文明,从文化上注入更多“源头活水”。
“这是景区第一次突破民族歌舞的局限,引进广东醒狮。”喀什古城景区管委会高台民居文化中心主任、景区演艺活动负责人杨玲表示,广东援疆力量支持下,古城将引进英歌舞、舞龙狮、咏春拳等。“古城是喀什的地标,未来不光有民族歌舞,更会积极主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”
除了亮相喀什古城,“小醒狮”还到兵团三师,打卡新疆四十五团前海镇学校、塔克拉玛干沙漠、唐王城等地,积极推广醒狮、咏春拳。同时,他们在镜头前向网友“安利”新疆美食和风景。一连串的“操作”,让人倍感粤疆情浓。
“小醒狮”成为当天喀什古城中的“流量密码”,格外引人注目。
10岁的周传湘是“小醒狮”的一员。他说,这次来新疆,不仅吃到了羊肉串、烤馕等美食,看到了美丽的风景,还通过舞狮、咏春,向游客派发带有岭南元素的明信片,展现岭南文化的魅力。
鹤山市文旅局党组书记谢文清表示,“小醒狮”通过“小手拉大手”,让各族群众在交流交往交融中加强友谊,为民族团结尽一份力。
艾草飘香呵护健康
老广喜食药膳、注重养生。一缕艾草香,把岭南的健康养生理念带到南疆。端午来临之际,以“端午艾草香 关注眼健康”为主题的2024年“粤喀爱眼日”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在喀什地区12县市24所小学举行。
搓艾条、做香包、利用VR设备体验采药......有趣的互动环节,让当地2万名小学生“沉浸式”体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在疏附县明德小学,来自广东省中医院的援疆中医师黄颖教孩子们辨认各类中药,并从中医经络腧穴的角度,为学生讲解了常见的眼保健穴位。他初到新疆,这也是他首次近距离接触当地孩子。“这里的孩子对中医药文化充满好奇心,对传统文化求知欲很强。”黄颖说。
黄颖教孩子们辨认中药。
“艾草香气独特,我要把艾条带回家,把今天学到的中医知识分享给爸爸妈妈。”明德小学学生布萨热古丽·图尔荪说,今年端午节活动格外新颖,学到了传统文化和保健知识。不仅制作了香包和艾条,学到了按摩眼穴位的小技巧,拓展了视野。
孩子们好奇地尝试搓艾条、做香包。
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,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。这场活动,也让一些孩子对未来点燃了新的想象。“这次活动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传承中华中医药文化的种子。有的孩子还说长大了要学中医。”明德小学党支部书记蒋德岭说,希望中医药文化能够在南疆大地深深扎根,不断传承。
粤疆风物扩大“朋友圈”
端午期间,除了看龙舟竞渡、龙狮会战的盛况,一众“粤味”地道风物的来袭,也让新疆当地群众在“家门口”体验“舌尖上的广东”。
在四十五团前海镇第一届枣花风韵旅游日暨第二届龙舟赛上,新会陈皮、开平海鸭蛋等广东好物,搭乘“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”快车,在南疆大地亮相。
陈皮参加“粤品北上”。
陈皮、陈皮茶、陈皮酒......醇厚浓郁的香味,留住了新疆本地游客。江门新会本土企业陈皮村副总经理施秀珍介绍,企业应粤疆两地邀请,首次来南疆地区参展。企业在乌鲁木齐设有门店,销售情况可观,每年有上百万的营收。相比北疆,南疆地区市场对陈皮比较陌生,但从参展情况来看,陈皮在南疆有很大的市场潜力。“‘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’很给力,点燃我们开拓西北市场的信心!”她补充。
在江门技师学院展位前,刚出锅的陈皮红豆沙、盐焗乳鸽等经典粤菜香气四溢,吸引人驻足品尝。为了此次参展,菜品的“操刀人”——省级“粤菜师傅”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区溢培卯足了劲,创设开发了好几款粤疆融合的新菜式。
“粤菜师傅”带来的经典粤菜和融合菜式,备受欢迎,令人垂涎。
江门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王戟表示,“粤品北上”不仅是带着产品、菜品到新疆,也把背后蕴含的文化风俗传到新疆,通过饮食文化的交流互鉴,引导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。以参展菜品羊腿陈皮炖汤为例,便是把广东、新疆两地特产融合起来,象征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。
端午期间,除了“粤品北上”,“疆品南下”的步伐也在加快。小白杏、红枣、牛羊肉、乳制品等新疆特色农产品,也借助节庆活动和龙舟赛事出天山、卖湾区,实现以节兴产、助农增收。
2024粤港澳大湾区(深圳南澳)海上龙舟赛上,“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”展位成为热门美食打卡点。一名新疆企业负责人表示,“活动首日,展位就迎来了人流高峰,陆续有前来试吃尝鲜的市民游客,同时也带动零售订单量的增长。”
新疆小白杏参与“疆品南下”,发往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市场。
日前,在新疆朴实农业专业合作社,5万单、超100吨小白杏发往广东。合作社工作人员介绍,小白杏有“白色蜂蜜”之称,端午期间参与“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”,借助喜庆的节日,把新疆独特优质的农产品馈赠给大湾区,也让当地农户生活步步高、喜洋洋”。
【记者】袁瀚
【通讯员】广东援疆
【来源】南方农村报